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政府邮局
甘南新闻  省内新闻  国内新闻  藏乡资讯  甘南政务  投资甘南  民族教育  人文甘南  健康卫生
甘南旅游  生态甘南  农牧家园  幸福甘南  风光摄影  藏传佛教  甘南史话  专题专栏  媒体矩阵
市县 合作市 夏河县 临潭县 卓尼县 舟曲县 碌曲县 玛曲县 迭部县   人民日报藏语版 甘南日报藏语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甘南 > 节庆活动 > 正文  
藏历新年的传统习俗
2014-01-27 09:43:53   来源:中国甘南网
点击:
 

  藏王松赞干布时期,汉地的历法与印度的时轮历法也相继传入,后来由藏族天文学家桑杰益西、坚参白桑等人,以内地的夏历和印度的时轮历及藏区古老的《嘎姆白玛》历法为基础,创制出藏区的传统历法。它主要采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和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十二生肖来计算年、月、日。一年十二个月,月分大建和小建,大建三十天,小建二十九天。三年一次闰月,每月的天数有盈有缺,吉祥的日子可以重复一天,凶日或黑日则列行缺漏。以十二年一小循环(即小甲子),六十年为一绕琼(即大甲子),西藏的第一绕琼的纪元是从公元1027年开始的。

  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的供桌上,以祝来自年粮食丰收。十二月中旬,各家各户开始制作青稞酒,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做“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与青稞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或小麦的禾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造的羊头(娄果)。这一切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初夕前两天人们将房屋内外进行大清扫,并在门窗上挂新的帘布。床铺上摆上新的卡垫,贴上新年画。

  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宝吉祥”图案。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傍晚,所有藏族人家都要做“帕土”,天黑时,全家依长幻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土巴”。土巴亦称为“古突”。此源于民间驱鬼赶邪的本教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九)(表示二十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土”。其一是具有象征音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问,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帕土中包上盐巴块、木炭、羊毛、辣椒、糖、石子、小木棍及形状似经书、太阳、月亮等物也具寓意,同面疙瘩一起煮成土巴,预卜家人的性格心里情况。如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不饶人,羊毛说明心慈手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或吐出,以助除夕之兴。

  藏人在古老的各种仪式中,注入了育人的道德内容。这天晚上,每个家庭的全家老小人边吃边笑地吃完古土,便将准备好的瓦盆和扎好的九把十字形的麦草杆拿到饭桌前,大家将未吃完的“古突”向盆内滴九滴,然后各拧糌粑九小块,边拧边祈愿未来的一年身体健康无恙,后放入盆内,用麦草杆的十字架盖在上面,点燃火把在各个房内统照一遍向外驱鬼,并将破瓦盆随火把一起送到大路上,这个仪式叫“古朵甲”。

  十二月三十日把糖果、奶渣、“卡赛德卡”、青稞苗、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土碱、冰糖、红糖、人参果、米饭、切玛等供品摆在主房的佛龛前的供桌上,然后洒水作净。所有的供品都标志着过去一年的丰收、富有,预祝新的一年得到更好的收成,供品摆好后,还要在大门外用白土画上雍仲字符等图案,家庭主妇将煮好的“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同时还要在灶前供一份“卡赛”等物的供品,供奉灶神。

  藏历正月初一,早晨鸡叫头遍后,主妇们即起床先到井边背回第一桶净水,作为吉祥之水,再煮好“观颠”送给正在熟睡的全家老幼喝,然后大家都起床吃“智土”(用麦片做成的粥)、“卡赛”(油炸点心)等食物后,全家穿上节日盛装到“切玛”共同祝贺新年,每人先用手拈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表示供奉天、地及佛法僧三宝,最后自己吃一点。在向空中敬献糌粑时,随着口念“扎西德勒彭松措,阿玛巴珠古康尚,丹独德瓦妥瓦学,退桑大措茶若若用瓦学!”的祝词,意为互相吉祥如意,身体健康,永远幸福,预祝明年全家仍然如此欢聚庆祝。天亮后,由年长子女捧着“切玛”,提上青稞酒到邻居的亲朋好友互拜年,一进家门就高喊:“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福态,贵体安康,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客人敬酒献茶进行热情招待。一般主客互敬三口一杯的青稞酒和吃点“切玛”。

  拜年返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以牛、羊肉煮萝卜(圆片萝卜)为主的午餐,主食必吃糌粑或“堆”堆,是以糌粑和酥油、奶渣、红糖做成的一种特制食品),然后喝酒、唱歌、跳舞欢聚一堂。元旦这天除给邻居乡亲互相拜年外,忌去别人家做客,忌扫地、打水。

  元月初二,开始外出做客相互请客。去做客时,习惯是主人先要向你敬“三口一杯”(即先喝三口酒,然后干一杯),不会喝酒的也得用无名指沾洒向空中弹三次,表示对主人的敬意。从初二开始,藏区各地普遍地唱藏戏,跳果卓和弦子舞,牧区藏族人通晓达旦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摔跤、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新年初三或初五,各家都要举行更新“达觉”的“脱索”活动。这天早晨,全家人上至房顶,将事前准备好的达觉(即用杨柳树枝上挂以代表蓝天、白云、红色的火、绿色的水、金黄色的大地等共分五层颜色的小布旗,并挂一块比其它小旗大些的方块形经文布旗,其颜色按各家主生辰属相决定颜色,如是丙寅的属火,即用红色,如是戊辰出生的属木,即用绿色)插在屋顶的四角,更换去年的旧达觉。同时在平房顶上煨桑敬神,大家抓起糌粑巴撒向天空,并欢呼“索啊、索啊、格格索索拉加罗”,以示吉祥。最后全家人聚在房顶上吃肉、喝酒、唱歌跳舞,共度脱索仪式。这样传统的藏历新年基本结束。

  藏东的一些地方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傍晚,家家户户都“赶鬼”,不让他们扰乱新年的活动。藏人举着火苗呼啸的松明,跑进每一间屋子,从怀里抓出早准备好了的姆指大的黑、白石子,哗啦啦地朝角落里砸去,口里不停地喊叫:“哲!够哇!”“哲!够哇!”(意为鬼!等着瞧!)有的人家,还朝火把上泼烧酒,立刻腾起极高的火焰,发出嘶嘶的声音,赶鬼仪式显得更有气势,当他们认为所有的“鬼”确实逃出了自己的房子时,就用松枝和柏树把门挡严实。工布人认为,这样,鬼无法再回来,可以快快乐乐地欢度新年了。

  赶完了鬼,家家户户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摆在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有糌粑团,有牛羊猪肉,还有桃子、核桃、酥油、奶渣、人参果、青稞酒等。茶和酒装在核桃壳内,准备停当,主人把狗唤来,壮重地说:“舒服的狗,快乐的狗,请进餐吧!”如此三次,狗开始动嘴了。据说有经验的狗,这时显得非常庄重,把所有的食物都用鼻嗅-遮,然后决定吃点什么。有些狗乱吠乱叫,打翻盘子,掀倒茶酒,主人认为不吉利,把这种不识抬举的“贵”客轰走。藏人认为狗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是神的指使,因此全家诚惶诚恐,注视着狗的每一个动作。吃了糌粑或饼子,预示粮食丰收,吃了酥油或奶渣,预示牧业兴旺。千万不能吃肉,三十晚上狗吃肉,不死人也得闹瘟疫。奇怪的是,这天晚上,狗居然极少吃肉。

  狗吃饱了,人再吃团年饭,围着火塘坐一圈,烤着暖烘烘的青杠柴火,喝青稞酒、酥油茶,吃一种特殊的食品:结达,即酥油、牛奶和面粉做成的面疙瘩,戳在尖尖的木棍上,伸进火里烤,熟一个吃一个,味道特别香,特别好。

  新年初一早晨,鸡叫头遍时,人们都要出门,放火药枪,欢迎新年的到来。主妇们赶紧背起水桶,带着青稞酒和“措”(祭神用的糌粑团)到水源处背水。在水边,煨烧香草香树香枝,让袅袅青烟召唤神灵。回家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人,都不能回头,不能讲话,因为头轮水里,装满了"央(福运),回头或讲话,“央”就跑到别人的水桶里去了。

  背回头轮水,将倒进神佛前的净水碗(藏话叫央曲),再用它拌糌粑做成供果,兑好青稞酒。在拉萨,初一清早,是到大昭寺朝拜释迦牟尼佛像;在工布,却是带上供品和青稞酒,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他们在地里竖起一根长长的木杆,木杆上挂经幡,下挂一把麦草,因为麦草是丰收女神的宝座。搬一些石头,在木杆前搭个祭台,祭台上摆好各种供品,煨烧香草香树,意思是通知田地的保护神,请来接受供养和膜拜。农人用特殊的调子,这样高喊三次,“洛雅阿妈!洛雅阿妈!请用餐吧!请用餐吧!”(洛雅阿妈,意为丰收女神)然后,他们围着祭台,唱歌、跳舞,娱乐丰收女神,请求保佑庄稼丰收。

  初一早藏人都喝麦仁粥,藏语叫“卓加”,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饮食方法。据说把青稞和小麦在冰水中泡数日后搁在石臼里,用石头将麸皮脱离后熬成粥进食。《白史》还记载,藏人新年初一早餐喝麦仁粥,有不忘祖先的意思。

  藏人新年的娱乐活动很丰富,白天,男子多为跑马射箭,比赛摔跤抱石头,还比砍树,典型的林区特色;女子除跑马助兴、射箭唱箭歌外,大都是聚在一块玩各种游戏。晚上,旷野上燃点篝火,篝火边搁一木桶,凡是来跳舞的人,带壶酒倒入木桶,然后围着篝火,一边饮酒一边跳舞,从黑夜跳到黎明,有的连续几天几夜。欢舞中有强烈的比赛成份,最后筛选出优秀分子,很受敬重,大家自动向他(她)献哈达,敬酒,送羊腿和粮食,牧民还把成串的奶渣,挂在他们的脖子上,以示祝贺。

  牧区藏人迎新年

  牧区藏人节日很多,其中最隆重、最快乐的藏历新年更为独特,使人流连忘返。

  在二十九日那天,牧人每户大清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将房屋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彻底清扫一番,接着开始着手准备晚上所必须要吃的“古都”。所谓“古都”乃是将面捏成小团,尔后在少部分面团内放入象征“好运”、“发财”、“善良”、“幸福”、“温柔”以及表示“黑心人”、“嘴杂”、“狡猾”等的羊毛、玻璃、豌豆、木炭、小贝壳等物、更有趣的是若谁的碗中盛上包有牛肚的面团,则表示此人肚大、能吃。这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碗中捞上一面团,放入此人碗中,让其当场吃下,这一情景既使人捧腹大笑,又不难从中感受到“觉巴”爽朗、大度与憨厚。当天将至黑时,也就是在吃“古都”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客厅墙上的四周用面粉点上古都,此时的孩子们也逐渐感受到新年将到来的喜悦,便无不手舞足蹈、高高兴兴地到这家吃点古都又到那家吃点古都让外人真不知这些小不点们哪来如此大的肚皮,竟能吃上那么多家的古突。

  到三十日这天,凡是女性则都必须清梳头发,以示女性们都象仙女一般美丽、温柔。将至下午则准备初一用来款待客人的食物。晚上,又将家中重新清扫一遍。最后,非常虔诚而恭敬地为佛摆好供品,人们则早早上床睡觉为的是初一能早早起床。

  初一凌晨的3-4点左右,家中的母亲就要早早到外面的泉眼处背水,若这天哪家能最早背回水,则意味着这家在这一年时能大吉大利,兴旺发达。到5点左右,家中所有的人争相起床,穿上漂亮的节日盛装,佩带上各种首饰。尔后,高高兴兴地全家围坐成圈,喝酥油茶,吃切玛,接下来又吃象征能在这一年里引来吉祥的“绰玛马酷”,当太阳徐徐升起时,家中的男人(14岁以上)骑上骏马开始走串乡邻去“羌达”,这些走羌达的人到了谁家,首先互祝新年,尔后吃切玛喝醇香的青稞洒,再敞开肚皮享受主人端上的丰盛无比的主食或琳琅满目的各种零食。至直天黑、人们才陆续返回各自家用。而在这一天,14岁以下的少男少女则各自家中紧快梳洗完毕,穿着节日的新装,成群结队地跑到本村或邻村去不断喊着:“洛赛,扎西德勒”,走到哪家,哪家的主人就捧着孩子们喜欢吃的油炸果、干果以及糖、饼干等热情地往孩子们的怀里、手里塞,乐得他们盼望年年、月月、日日都如这一天,以上整个活动一起延续至天黑。

  从初二开始,家家户户走串于亲朋好友之间,这走串主要是为男了来走动。当客人一踏进主人家门,主人就热情友好地端上绰马酷招待。接着男人们开始玩藏牌、麻将及骰子,此时是主人家的女人们最繁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她们或端茶敬酒,接着端出热气腾腾、香气诱人的手抓牛肉,又给每人盛上酸甜可口的“雄折”一碗,再过一袋烟的功夫,又是擀饭和十几道菜端上饭桌,这还没完,过一段时间主人还端上牛肉伴辣子和主食糌粑。这一天人们就在吃了再吃中度过的,人们在酒足饭饱、摇摇晃晃、欢歌笑语之中开始离散,回到自己的家中,直至正月十二,节日的气氛才渐渐淡薄,人们又开始往常的生活。

   编辑:贡布
 
固根铸魂 擎旗奋进 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固根铸魂 擎旗奋进 甘南州...
甘南州喜迎建党100周年“红色腊子口·百年追梦人”主题党日活动在迭部县启动
甘南州喜迎建党100周年“红色...
 
 甘南要闻
· 《达玛花开》获甘肃“红梅奖”剧目奖 今晚八点绽放金城
· 河南省政协来甘南州考察黄河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情况
·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甘南州开展侨务工作调研
· 深明大义的红色土司
· 喜报 |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
· 合作市召开俄合拉旅游标杆村旅游项目运营推介会
· 固根铸魂 擎旗奋进 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推动党史学习教...
· 州委政法委召开2021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
· 舟曲:高山之巅藏画卷
· 出发!甘南这块热土珍藏了哪些红色记忆,小编带你探寻
· 努力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 临潭:“红色驿站”增强乡村旅游发展软实力
 
阅读排行
香浪节
碌曲锅庄舞大赛
拉卜楞寺主要宗教节庆活动
在甘南,浪山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怀!
甘南藏区插箭节
藏历新年的传统习俗
甘南节日
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合作市建市...
香浪节
首届西部五省区藏族舞蹈展演活动在夏河举行
市县新闻联播
· 观摩感悟促提升 交流研讨助发展
· 迭部:图哇甲深入尼傲乡督导推进“五无甘南”...
· 迭部:扎尕那,青山翠绿一片红!
· 甘南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 旅游收入突破74亿元
· 焦维忠深入益哇镇扎西寺调研环境卫生整治及地...
· 好样的,迭部党员志愿者,赞!
· 迭部:凝聚合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夏河县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
甘南图库
  • 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喜悦
  • 《高原下的橘黄色》
    《高原下的橘黄色》
  • 《阿佳卓玛》
    《阿佳卓玛》
  • 《收获丰收》
    《收获丰收》
  • 招商信息专区
    · 合作市鹿瑞玛休闲旅游体验区建设项目
    · 《洮州情印》舞台剧项目
    · 甘南州携84个项目来穗招商引资
    · 强化三种意识 合作市2016年招商引资...
    · 第二十二届兰洽会迭部成功签约7.91亿元
    · 甘南州第二十一届兰洽会展区获省上两...

    Copyright © www.gannancn.cn 2012-2015 中国甘南网
    投稿邮箱:新闻 zggnwxw@163.com 文化 zggnwwh@163.com
    主管: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甘南州委外宣办 甘南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技术支持:浡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