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彰显责任担当 敢死拼命抒写公仆情怀
——迭部县以“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精神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图文/姜旭宏 张林


近年来,迭部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扣现行标准下“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乡村振兴”重大机遇,抢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大利好,用好“三变”改革有力平台,坚持主要力量围绕脱贫攻坚聚焦,主要资源围绕脱贫攻坚配置,主要政绩围绕脱贫攻坚检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完善机制促脱贫。认真落实好全省“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坚持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挂图作业、精准滴灌,坚持基础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态扶贫、保障兜底等多种措施协同联动,壮大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收入、发展生态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托“三变”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深入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下沉农牧村,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攻坚计划和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重点抓好路、水、电、房、院、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扎实开展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折不扣地落实人畜分离、柴草分离等工作,积极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农牧村,真正把发展“红利”装进老百姓口袋。

二是抓重点对象促脱贫。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经常、深入、细致地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切实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把贫困户一户不漏地吸收进来,把不符合标准的及时果断地剔除出去,实现贫困识别与帮扶措施精准对接、部门信息与数据平台互通共享、扶贫措施与脱贫成效相互印证,做到精准识别、因户施策、脱贫退出、巩固提高、返贫动态“五个真实可靠”,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2017年共落实专项扶贫资金5769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0064.5万元,主要投向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等方面;投入资金400万元,对1705人进行了劳务技能培训,实现脱贫361户1750人。

三是抓产业培育促脱贫。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就业增收;通过扶持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经济林果、藏中药材、山野珍品养殖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了一批群众参与度高的示范基地,基本做到了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比如桑坝乡班藏村去年当归种植户中收益最多的纯收入达到8.4万元,最少的纯收入也在8000元左右,全村就种植当归这项收入平均下来每户达到2.1万元。此外,所有扶贫资金均通过“一折通”直接兑现到贫困户,严防跑冒滴漏,户均扶持资金达到2万元以上。

四是抓生态建设促脱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全州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因地制宜走好生态扶贫之路,健全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完善补偿体系、增加生态护林员、提高补偿标准等措施,帮助一部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继续抓好生态文明小康村和“环境革命”两大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六化七改三治”工作,加快“十大环境”建设步伐,对条件严酷、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破解攻坚瓶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丽良性互动,使群众走出一条“建生态县、吃生态饭”的生态扶贫路。比如,我们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就地实现了项目村的整村稳定脱贫;投入资2200余万元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使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而且探索出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向发力的脱贫攻坚新路子。2017年共发放生态护林员管护报酬192万元,兑现了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10万元、集体林管护补助421万元。

五是抓驻村帮扶促脱贫。5月17日,举行了迭部县“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以攻打腊子口的精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誓师大会,为23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举行了授旗仪式,激励动员广大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围绕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突出超常规、精细化,改变过去给钱给物、“走读”等做法,在“帮”和“扶”上下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真情实意帮扶、带着感情沟通,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着力为群众办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促进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制定出台了《迭部县脱贫攻坚工作队管理办法》,运用好正向激励的指挥棒,最大限度的激发帮扶干部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成长、建功立业。

六是抓作风建设促脱贫。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和省上开展的“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健全教育引导和激励机制,深化专项治理,把会议开在现场、开在村组,把听变成问、变成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脱贫攻坚上,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顽疾,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切实解决表态多行动少、调门高落实差等问题,让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当好敢死队、做好急先锋,夙夜在公、苦干实干,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冲锋在前,以战之必胜的信念攻坚克难,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等不得、没退路的硬仗。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完成脱贫2269户1133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34.5%下降到2017年底的6.09%,23个贫困村已全面实现水、电、路、网、合作社全覆盖,公共服务质量和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7686元增长到2017年的22858元,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039元增长到2017年的658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