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政府邮局
甘南新闻  省内新闻  国内新闻  藏乡资讯  甘南政务  投资甘南  民族教育  人文甘南  健康卫生
甘南旅游  生态甘南  农牧家园  幸福甘南  风光摄影  藏传佛教  甘南史话  专题专栏  媒体矩阵
市县 合作市 夏河县 临潭县 卓尼县 舟曲县 碌曲县 玛曲县 迭部县   人民日报藏语版 甘南日报藏语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藏传佛教 > 正文  
出现在西藏寺庙的“八仙” ——夏鲁寺清代红色缎绣八仙纹柱面幡
2021-06-01 09:55:31   来源:中国西藏网
点击: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西藏夏鲁寺因其建筑结构形式、精美绝伦的壁画,成为汉藏文化融合的典范。

  夏鲁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始建于公元1087年。13世纪中叶,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全面施政,清查民户、建立十三万户、设置驿站、派驻军队、征兵征税、任命官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其中夏鲁万户府,就设在夏鲁寺。而夏鲁寺与内地联系的建立,还更早于此。

  约公元1329年,夏鲁寺在一次自然灾害中遭到严重破坏(有说是山洪,也有说是强烈地震)。而此时,夏鲁万户长吉哉正在元大都,元朝皇帝随即赐予大量钱物以重整夏鲁寺。公元1333年,吉哉从内地请来许多工匠,同当地工匠合作,重新修建了夏鲁寺,是以形成了现在的形制与规模。从外观到内饰,我们所看到的夏鲁寺既是西藏与内地工匠合作的艺术结晶,也是民族团结的体现。

  “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是西藏文化博物馆2020年重点推出的展览。展览共展出夏鲁寺文物33件(套)。其中,设置于第二单元“汉藏合璧、融合典范”中的红色缎绣八仙纹柱面幡,色彩鲜艳,刺绣精细,格外引人注目。

  为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现场的清代红色缎绣八仙纹柱面幡(拼版照片)

  幡在我国古代本土文化中是旗帜的意思,后来佛教传入到中国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含义。根据使用的场所要求,西藏柱面幡尺寸规格不同,有的宽长,有的窄短些;幡面色彩图案也有不同变化,但都是幡的一种。

  夏鲁寺的这套柱面幡,制作于十九世纪,清代,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幡首、幡身和置于幡身左右的幡手。尺寸较大,共有左右两幅,其尺寸均为:长375厘米,宽80厘米。

  柱面幡的幡首呈如意形制,中央绣塌鼻兽(藏文ཙི་པ་ཊ།)。如意纹是中国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取自传统的吉祥器物“如意”,因被人们赋予美好寓意和愿望,造型逐渐由灵芝形、云形、心形演变发展起来,作为辅助纹饰,在建筑、器物、服饰等中经常被采用。

  塌鼻兽,《藏汉大辞典》解释:“一种虚构的野兽,头如狸猫,鼻部扁平,略似汉族旧俗‘石敢当’上所刻怪兽。藏式建筑中多用此作柱头装饰,柱幡上端亦用之。”幡面中的塌鼻兽有一张凶恶的脸,双眼圆睁瞠视,双耳旁长犄角,有龙样卷须,人形双手拨弄胡须,口吐宝物。也有学者称其原型为印度神庙建筑中常见的“狮面”(也称“荣光之面”,Kirttimukha)装饰,传入西藏后,融入汉族神话中龙的特质,成为藏汉文化交流的艺术体现。作为辟邪、英勇、如意的象征,塌鼻兽是藏族传统装饰艺术中比较常见的纹饰。在夏鲁寺建筑中,塌鼻兽多次出现在瓦当、滴水等构件上。

图为夏鲁寺西无量宫南面屋檐刻有塌鼻兽的瓦当

图为夏鲁寺西无量宫南面屋檐刻有塌鼻兽的水滴

  柱面幡的幡身分上、下两部分,呈长条形。上部分是以红色缎作地,中间用褐色、蓝色、青色、粉色和绿色等颜色丝线,以平针、盘金、打籽技法绣出八仙人物组合。

  “八仙”乃中国道教传说中的8位神仙,分别作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的代表。因八仙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明清民间盛行“八仙祝寿”“八仙过海”题材的图案较多,从幡身图面看,主题绣有八仙、仙鹤、白猴、神鹿、蟠桃等众多吉祥长寿图案,描绘的应为八仙赴瑶池为西王母庆寿的情景。

  左幅幡身由上到下依次是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右幅是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铁拐李。

张果老,银发白须,身着长袍,手托鱼鼓,骑坐毛驴上;

吕洞宾身穿道袍,肩背宝剑,手握拂尘,由柳树精引路;

  蓝采和,头扎单发髻,身着兰色袍,左手持花篮,右手握拂尘,有神鹿相伴;

何仙姑,穿粉色上衣,手持荷花,与捧仙桃的神猴相互对望;

  汉钟离,穿宽袖长衣,袒胸露腹,左手持蟠桃,右手握蒲扇,骑坐瑞兽上;

曹国舅,官服配身,头顶官帽,手持玉板,骑坐瑞兽;

韩湘子,头梳双髻,身穿兰袍,手按笛孔,口吹横笛,骑坐仙鹤;

  铁拐李,头戴金箍,形态佝偻,双手托握葫芦,脚踏蟹将。

  整体看来,八仙人物面目清晰,姿态各异,手持法物,生动形象。在八仙四周还绣有如意祥云、蝙蝠图案,底部绣有海水江崖,象征“如意幸福”“福山寿海”,使祝寿主题更加凸显。

  幡身下部分是以宝蓝色锻为地,用金色、红色、粉色、银色和青色等丝线,以平针、盘金技法绣出两组二龙戏珠图案。使用平金法绣的两组行龙,龙身纤长弯曲,呈现曲线之美;头部较小,张口圆目,露牙吐舌;龙身伴有火焰纹、龙鳞呈网状;爪均为五趾、肘下有翼、尾鳍似条状。造型上,两组行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宝珠好似燃烧的火球,可能代表先人对太阳的崇拜。综观全局,在行龙之间还饰有蝙蝠、祥云、蝴蝶和花卉图案,图面纹饰华丽精美,又不失庄严之势。

  幡手是幡身左右垂饰的长形带状织物。此柱面幡的幡手为绿色地暗花卉纹、橘色地暗花团纹的锦缎,幡手末端缝缀蓝、青色流苏丝穗。

  这套柱面幡,将内地的八仙祝寿、二龙戏珠、海水江崖装饰题材,与藏族传统的塌鼻兽图案自然融合,相得益彰,设计颇为用心,为后世研究汉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实例。而它是由谁设计、又因何机缘来到夏鲁寺?背后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继续探寻。(中国西藏网 文/展丽丹)

  参考文献:

  [1]王文洁:《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图像研究》,《丝绸之路》2020年第1期。

  [2]《佛教小百科》(2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罗伯特﹒比尔:《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编辑:YJ
 
玛曲县扶贫产业园产业工人联合工会暨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揭牌
玛曲县扶贫产业园产业工人联...
固根铸魂 擎旗奋进 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固根铸魂 擎旗奋进 甘南州...
 
 甘南要闻
· 甘肃甘南段黄河禁渔开展 联合交叉执法行动
· 人社部社保中心调研甘南州失业保险经办工作
· “五无甘南”全域无垃圾专项督查红黑榜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公告
· 聚焦“五无甘南” | 甘南舟曲:万亩有机马铃薯喜获丰收
· 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哲军调研指导州直机关党建工作情况
· 党中央决定,向他们发放生活补助金!
· 甘南州委统战部深入合作市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活动
· 玛曲县省级震情检测和应急准备工作调研座谈会
· 马瑜赴夏河调研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五无甘南”全域无垃圾专项督查红黑榜
· 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21年招生简章
 
阅读排行
《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公布,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十一世班禅出席“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
宗教界发出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
专访班禅:藏传佛教界人士要做新时代的服务者...
《宗教院校管理办法》公布 9月1日起施行
专访中国佛协新任会长:新时代中国佛教事业发...
永远的桑耶寺
感受历代班禅大师的爱国情怀
喜德寺大院里的欢声笑语
切实加强寺院管理,维护佛教良好形象
市县新闻联播
· 王力一行检查指导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环境卫生...
· 玛曲县四大班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 中国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进一行到尕秀...
· 碌曲县新冠病毒疫苗分配情况通告
· 迭部县召开县委政协工作会议
· 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奋进力量——舟曲:深入开...
· 迭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闭幕 ...
· 舟曲县召开县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
甘南图库
  • 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喜悦
  • 《高原下的橘黄色》
    《高原下的橘黄色》
  • 《阿佳卓玛》
    《阿佳卓玛》
  • 《收获丰收》
    《收获丰收》
  • 招商信息专区
    · 玛曲县首曲康养家园建设项目在合作奠...
    · 游泳馆、滑冰馆、商业馆……全配齐,...
    · 『招商』黑力宁巴民俗村招商全面启动!
    · 合作市与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签...
    · 合作市鹿瑞玛休闲旅游体验区建设项目
    · 《洮州情印》舞台剧项目

    Copyright © www.gannancn.cn 2012-2015 中国甘南网
    投稿邮箱:新闻 zggnwxw@163.com 文化 zggnwwh@163.com
    主管: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 主办:中共甘南州委外宣办 甘南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技术支持:浡然网络